您好,欢迎来到 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 ! 现在时间:
职教视窗
职教视窗

“职业院校+非遗传承”可持续性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19 已阅读:536

目前,全国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23万所,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市(州)。各地市(州)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整体或在本区域的办学水平和专业优势,同时结合非遗项目或当地及附近区域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深入挖掘、保护传承。

依托职业院校非遗文化传承优势,正确看待非遗传承大师、传承人进入课堂实施非遗文化传承。积极主动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尽快实现非遗传承人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非遗文化传播。从目前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极具专业性,在技法、工艺、文化形式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专业要求,在职业院校这类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实操基础的课堂开展非遗传承,具有先天优势。此外,课堂面对的主体更多为青年大学生,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对象,课堂所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对非遗文化未来的影响力。最好的保护就是广泛的传承。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去分享其魅力是最佳途径,传承人进入课堂,就是获得了一个无限放大非遗文化功能的放大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获得了一层永久“保鲜膜”,为非遗文化从被动式“输血”传播到主动式新鲜的“造血功能”传承,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依托职业院校特色办学和区位优势,单独开设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办学,重点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专业化人才。申报开设以本地区非遗项目为重点,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扩展的相关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专业,可通过单独招生或省级统考的形式,选招对非遗保护和传承事业感兴趣、有热情的学生报读非遗保护与传承等专业,培养一大批既有实操工艺技术,又有文化创新理念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专业化人才。同时,依托非遗传承学院,搭建社会非遗传承学习实践基地,促进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机关、非遗进学校、非遗进企事业单位等学习宣传,实施政行企校多方融合,大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能传承非遗,更能促进创业就业。如: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设有二级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开办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创意等相关专业,引进和聘请了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建有敦煌彩塑、洮砚、唐卡、剪纸、彩陶、木雕、葫芦雕刻、古籍修复、版画、书画装裱等10个大师工坊,建成木艺创意工作室、文物修复基础实验室和文物修复检测实验室等实训基地。打造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非遗专业人才。

依托职业院校技能专业优势,融合开设与现有专业相关的非遗专业,重点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复合型人才。因非遗项目主要涉及形象、声音和技艺等,各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色,重点开设与现有专业相关的本地区及辐射区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项目,邀请非遗大师或非遗传承人到校兼职,担任教师,探索非遗技艺与技能技术并轨的“多方共育、多阶培养”非遗教育模式,共同创新、融合、开发相关非遗专业课程,重构非遗传承与学习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同时借助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技能专业+非遗传承”双向培育,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精湛、兼具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复合型人才,既创新现有专业特色,提高创业就业率,又可推动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如: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二级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专业优势,全职引进四川省美术工艺大师、蜀绣(观音绣)非遗传承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理人黄海彦,并由黄海彦带领团队深耕蜀绣(观音绣)的传承和创新,走出了一条“非遗引进学校,项目服务地方”的非遗传习特色之路,既实现了非遗传承,也实现了学生、群众居家灵活就业与创业。黄海彦带领的“遂州绣娘”团队通过非遗进课堂,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并就业,通过社区基地“传帮带”、乡村“扶贫车间”等形式助力社区就业和乡村振兴。目前累计对来自6个民族、12个乡镇、N个社区的近万名女性进行培训,留存专业人才2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依托职业院校普及专业优势,创新开设非遗通识课程,重点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人群。通识类普及课程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公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通识文化普及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采取“非遗+专业”普及教育模式,把本土乃至本省非遗项目传承学习,像思想政治、人文素养、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艺术鉴赏、体育健康等课程一样,纳入学校普及类通识公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同时邀请不同项目的非遗大师、非遗传承人到校讲授公开课、举办讲座,或由教务或信息、继续教育等相关部门,通过互联网技术、VR虚拟技术、二维码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科技多媒体手段,对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实操进行视频化录制,对非遗技艺和曲艺进行多媒体记录和教学录制,并将非遗项目课程以数字化传承与活化的方式搬入课程。让广大学生乃至全校学生通过非遗课程的公修或选修、公开课或讲座、数字化非遗课程等学习,进一步了解非遗传承项目,学习非遗项目保护措施,更大范围拓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人群。

依托非遗大师、传承人优势,创建非遗大师、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牵头搭建非遗传承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桥梁。目前,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缺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背景或专门从事非遗专业教学的教师,因此,职业院校可积极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接合作,邀请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或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也可根据开设非遗专业情况,诚聘当地乃至全国非遗大师或非遗传承人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并由他们担任各非遗专业项目专任教师。同时,注重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师队伍的科学化建设和非遗传承人科学化培养,着力建设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和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师队伍,采取传帮带、师徒结对等手段,从保证传承工艺技术手段的实操性和新理念、新思想融合创新的角度,打造一批非遗专业课程教师团队,为学校非遗专业课程的开设,非遗公修、选修课程的普及,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如: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创办的黄海彦大师观音绣非遗传承工作室,由黄海彦牵头,组建了文化旅游学院10多名教师参与的观音绣非遗传承教师团队,在积极开展非遗进课堂、非遗进社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教学与研究领域,一方面助力非遗的传承与研究,促进大学生、社区及乡村待业人员就业创业,另一方面大力夯实非遗传承教师队伍基础。

依托职业院校科产教融合优势,邀请非遗传承人共同开发编制非遗项目教材。目前,全国共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200多个,但多数仅靠口手相传,而无书面教材或系统学习资料,非遗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全面、不系统,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等传承困难。职业院校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可充分发挥非遗大师工作室的功能,邀请政府、文化、人社等部门参与,由非遗大师工作室牵头,共同开发编制非遗项目教材,全面整理、系统记录相关非遗项目技艺技法,根据教学需要分项目编写非遗系列课程校本教材、行业标准和在线开放课程,形成非遗系列课程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方便在校学生及社会学员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黄海彦非遗大师工作室,依托学校科教研平台,创新开发编制了“观音绣非遗在遂宁”系列课程,还将课程体系划分为“识绣、学绣、熟绣、用绣”4个模块系统学习,进阶安排学习内容,逐步提升学习者的素养、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和遂宁市电视台《手艺·守艺》等节目、蜀绣(观音绣)与神舟九号飞船等视频学习,让学习者了解蜀绣(观音绣)价值。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职业院校作为非遗传承主体,在推进非遗传承可持续性发展、教授学生传承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要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结合时代需要,勇毅创新,实现非遗技艺的“传、承、创”,达到非遗文化传递、非遗精神重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