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列举大量数据:预期目标为5.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大量数据。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报告中提到,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 “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
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减税”一词出现7次
“减税降费”是个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减税”一词共出现了7次。
在回顾2021年工作情况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在提到2022年政府工作时,报告提到: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
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
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
回应多个民生热点: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政府工作报告还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包括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养老等。
比如,报告提到,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房住不炒再次写进了报告。
今年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报告还提到,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报告还提到了反对“台独”。
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
新增财力下沉基层、利好中小企业
资金向基层下沉也是报告的一大亮点。
报告提到,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报告还提到,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防止政策执行 “一刀切”、层层加码, 持续为基层减负。
报告还释放了不少对中小企业利好的消息。
比如,报告提到,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重申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在介绍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