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 ! 现在时间:
职教视窗
职教视窗

江苏扬州: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让搓背工从“店堂”走进“课堂”

发布时间:2022-01-06 已阅读:1082

      “扬州是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古城风貌精致婉约,小桥流水随处可见……”位于江苏扬州老城区的扬州搓背馆内,搓背师张云松一边向客人介绍“八轻八重”的搓背手艺,一边讲解着新学到的扬州历史文化知识。

对于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张云松来说,理论功底不断见长,要得益于当地正在推行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当前,江苏正积极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期间,积极构建政府激励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加的工作格局,稳步拓展新型学徒培训规模,不断提升培训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人民网注意到,在广泛面向先进制造业开展学徒培训的同时,全省各地也积极兼顾传统行业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形成学徒培养的地区特色。其中,扬州市将以修脚工、搓背工为主的传统休闲沐浴行业纳入学徒培训范围,突破传统以师带徒模式的局限。

一直以来,在“三把刀”行当里,素来有“师傅带徒”的习俗。但随着需求不断升级,传统行业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来引领。

“现在来搓背、修脚的不少是年轻人,他们将此体验作为治病养身、休闲放松、接待亲友、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扬州搓背馆负责人刘广明说,这就要求搓背、修脚的师傅除了技艺精湛,还要掌握医学知识,了解扬州文化。

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扬州修脚工、搓背工也面临着人才传承难题。

“过去扬州‘三把刀’传艺主要在‘店堂’,传统的‘师带徒’,愿不愿教主要靠感情,教什么主要看经验,学习技艺单一,规模小,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扬州市人社局职建处处长倪志峰如是说。

如何解决人才传承难题,让“三把刀”持续闪闪发光?2018年上半年,扬州市人社局会同财政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意见。自推广以来,为把控培养质量和员工流失率,扬州市选择培养机构时,以全日制技工(职业)学校为主体。在进行培养时,采用30至50人的小班化教学。

“三年来,学校与行业双方共同努力,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规划设置课程、共同研讨备课,将企业一线实际技术需求与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企业学员在工作中接受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既提高了实操技能水平,又提升了综合素养。”倪志峰说,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生活高级技工学校、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州技师学院、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均把“三把刀”技艺传承从“店堂”带进“课堂”。

为了提高实效性,扬州市人社部门多措并举给予激励:对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达到中级工水平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达到高级工水平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达到技师水平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达到高级技师水平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2020年下半年,扬州市退捕渔民吴正花参加了扬州搓背馆与扬州技师学院联合举办的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在培训中,她不仅学到了现代护理保健知识,还熟悉并掌握了传统非遗搓背手法,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都得到了提升。

“通过考核后,吴正花正式上岗,目前她的月保底工资已达到六千元。”刘广明说,目前店里100多名搓背师、修脚师都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学徒培训,行业服务水平提升了,生意也比以往好了,大家的收入也比原来每月增加了一两千元。在员工得到新型学徒制培训后,扬州搓背馆一跃成为当地的“网红店”,并入选“扬州传统搓背法”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基地,让扬州这一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截至目前,扬州累计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2万人以上,培养规模居江苏省第一。其中,培养“三把刀”等传统技艺技能人才近千名,为传统技艺技能传承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