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 ! 现在时间:
职教视窗
职教视窗

非遗文化进高职校园的实践与推进方向

发布时间:2023-06-19 已阅读:658

教育是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担当向高职院校保护和传承非遗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均强调了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更好地贯彻文件精神,作为贵州省15所省级“双高”校建设单位和“首批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民族地区非遗特色和传承实践,进行了高职院校在传播、传承、创新非遗文化中的实践探索。

 

非遗在高职校园里的传承实践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以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为目的,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成立非遗研究团队、组织非遗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高职院校师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用好校企合作,凝聚“非遗传播人”办学合力。通过与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等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打造了彝族古籍、彝族语言、彝族史、彝族风俗、彝族手工艺品等展馆。师生以彝族传统歌舞、图案、故事为基础,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通过行业企业研究推荐,达成非遗文化传播推广的办学合力。第一,在民族节日中传播非遗文化。在彝族火把节来临之际,王继超老师组织大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学校相关部门、彝族文化交流协会在学校举行了火把节活动,旨在将彝族传统民风民俗加以推广与普及。第二,在学习平台推广非遗文化。学校“彝语小课堂”在线开放课程,主要以在校内推广彝语基础知识交流为目的,将职业院校技能优势与传统文化合理融合,普及到师生群体及大众群体当中。第三,在学校实训大楼以展示彝族文化传承为目的,建成包含了1000余册彝族文化书籍,同时涵盖40余样彝族传统服饰、劳动用品的彝族文化陈列馆;通过集中展示毕节市彝族文化精髓,在推广彝族文化的窗口建设上有了较大成果。

办好文化品牌,突出“非遗传承人”培养效果。针对毕节市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多途径多层次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学历教育,针对毕节市部分地区彝族聚居的实际,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招收首批学前教育专业彝汉双语方向学生,目前该方向毕业生有68人,作为服务毕节山村幼儿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切入点。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竹编、藤编技能培训100人次;作为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批非遗传承培训基地和毕节市首批非遗传承培训基地,学校积极履行高校文化传承职能,力争在培训产品创新方面实现突破。开展短期传习培训。为在职业院校培养一批能交流、肯干事、有技能的彝族地区工作者,学校组织毕节市彝语专家到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村和以那村等地完成了120人次的民族乡镇口碑古籍传承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族乡镇所在地村寨讲习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期间,大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参训学生对彝族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读音、彝族历史、彝族歌曲、彝族美术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师生通过参与当地村民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助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文化研究,打造“非遗创新人”师生队伍。在非遗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发掘非遗文化所具有的创新性、实用性特点,将其运用于各行各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引入多学科、跨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模式,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交流和创新。比如,邀请彝族文化研究学者、彝族历史研究学者、艺术家、漆器工艺家等不同领域的人员,共同参与非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实现知识互补和合作创新。王继超大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坚持将彝族文化特色提炼、创新、推广作为工作目标,争取在彝族舞蹈推广工作中凝练出具有毕节试验区彝族文化特色的作品。第一,在音乐作品创新方面,学校教师参演的音乐作品《守望·撒麻》斩获三年一届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奖最高奖“群星奖”,该作品依托彝族传统音乐《撒麻舞》为素材,围绕乡村振兴,表达了以彝族姑娘依吐为代表的黔西北各族人民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党中央、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感恩之情,也充分表现了毕节近年来在科技、农贸、电商、交通、能源、文旅、教育等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在舞蹈作品创新方面,学校加强彝族舞蹈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今后将“彝将”“彝铃声声”等相关舞蹈课程资源上传智慧职教在线学习开放平台。第三,在文学作品创新方面,以彝语地区儿童故事、儿童游戏等有实际教育意义的传统故事,加以儿童画的修饰,形成有着彝汉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儿童绘本,让中小学及幼儿园儿童了解彝汉文化。总之,通过非遗文化研究、创新,探索出更多的非遗文化价值和现代表现形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策略建议

创新“大数智+”非遗传承的教育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创新方式和应用场景,以促进非遗文化的长期传承和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也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第一,实施数字化档案管理。通过将非遗文化资料数字化,可以方便保存、传播和利用,同时也使得非遗文化更容易被广泛了解和学习。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博物馆展览和教育形式。第二,建立在线教育平台。让更多人在线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也能够方便地记录和管理学习过程和成果,通过结合游戏和互动体验,可以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同时也能够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第三,加大文创产品设计与传播力度。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文创设计,为非遗文化注入更多新元素和创意,同时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通过打造非遗文化移动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非遗文化相关信息,同时也能够提供独特的学习和体验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非遗文化推广和营销,不仅能够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参与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构建“校—馆—企”协同支持彝族文化课程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非遗”传承教育,充分利用学校智慧校园网站,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培训深度融合,加强教学培训资源建设,构建培训课程体系,加强培训精品课程建设,构建满足学习者需求、特色鲜明的职业培训包,探索“大数智+”等多种教学模式,逐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培养培训模式。实现处处时时可以学习,满足非遗传承人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来研制满足本地传统文化的课程,从满足本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具体状况着手,将更多的优秀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深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不只是要将关注点放在开发可见文化资源方面,即开发物质文化资源方面。与此同时,也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开发不可见文化资源方面,即进行精神文化方面的开发。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利用营造出体现彝族文化的物质氛围,将与彝族文化有一定关联的物质材料放入其中,借助多种多样的彝族文化活动,营造出具有彝族文化特点的园内氛围。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于梳理出的“衣在彝族、玩在彝族、乐在彝族、节在彝族、食在彝族”五个主题的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库,利用资源库内容设计30余份活动教案,可以在实习实训中组织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主题活动。高职学生身处在良好的氛围当中,不仅要体现主流文化,还可以将具备民族风格的本土文化内容融入其中,为师生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为各民族人民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打下坚实基础。

形成“双向协作”的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机制。高职院校非遗文化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文化素养,而且能够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创新融合。高职院校非遗文化教育不仅限于知识传授,还注重实践操作。例如,安排学生参加非遗传承人的授课或现场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非遗传承人是非遗文化的“活化石”,他们是非遗技艺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承载着非遗文化的历史、技艺和精华。高职院校应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让他们可以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同时,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应该进入高职院校担任非遗文化教育的专业导师,将自己的非遗技艺和经验分享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掌握和传承非遗文化。利用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非遗传承人和本地的博物馆可以开设相关内容,比如大方漆器制作坊、化屋基苗绣等,使高职学生在学生时期就充分了解本民族已有的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文化方面的校企合作不仅引进了当地彝族非遗文化企业,还基于东西部协作政策的“粤菜师傅”工程项目,引进了粤菜文化知名企业之一的岭南集团,使得师生立足本地传统文化,融合东西部文化,进一步传播、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博物馆等机构合作,组织非遗文化展览、展演等活动,推动非遗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在课堂上要积极发挥自身特色,开设非遗相关专业,培养非遗人才,助力非遗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推进高职院校非遗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该与其他机构、行业展开广泛合作,把非遗文化推向更广泛的领域和人群中。此外,整个社会也需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旅游业、文化传媒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各行各业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推广非遗文化,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